徐奇渊:如何理解我们所处的经济周期
概 要
过去10年以来中国GDP实际增速趋缓。这就产生了一种困惑:中国经济似乎失去了波动性和周期性。中国经济到底走到了何处?在经济周期中处于什么位置?如果无法回答这一问题,宏观政策和微观主体的选择就将缺乏方向感。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奇渊教授日前在《北大金融评论》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徐奇渊教授指出,实际增速体现的经济周期在消失,而名义增速体现的周期仍然显著,经济周期仍然存在于名义GDP增速之中;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更加重视名义GDP增速,不但要对实际增速设定增长目标,而且也要对名义增速有一个隐含的政策目标。
经济周期仍然存在于名义GDP增速之中
从名义GDP增速来看,中国宏观经济仍然存在显著的周期性。2012年1季度,名义GDP增速超过12%,之后波动下行,在产能过剩持续、物价走低的背景下,名义GDP增速在2015年4季度跌至6.4%。2016年初之后,在外需好转、去产能政策等因素的推动下,名义GDP增速明显回升。2017年初达到了11.5%,成为本轮周期的顶峰。2017年初以来的两年半当中,名义GDP增速逐渐放缓,2019年上半年已经降至8%附近,较2017年初下降了3.5个百分点。事实上,从近30年的数据来看,名义GDP增速一直保持着显著的周期性。
经济周期的两个视角:名义增速、实际增速
从前面的观察来看,实际增速体现的经济周期在消失,而名义增速体现的周期仍然显著。事实上,这两个周期各有其政策含义。其中,实际增速对应于真实财富的创造,以及与之对应的就业情况、社会稳定状况。
如何理解名义GDP增速对应的经济周期?因为GDP的统计核算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个一致的口径。从收入法角度来看,名义GDP增速等同于各经济部门的收入名义增速。即,劳动者的工资、企业的利润、银行的利息、政府的税收、土地的租金,这五个部门整体收入的增速,正是对应着名义GDP增速。
在通胀率较为温和、可控的前提下,名义GDP增速上升,意味着上述五个部门名义收入的增加,反之亦然。这时候,名义GDP增速的波动,就构成了微观主体对经济周期的感知。相较而言,宏观决策部门更加关心就业,所以更加关注GDP的实际增速。而在通胀率较为温和的前提下,居民、企业等更加关心名义收入,因此其对经济周期的感受,就与名义GDP增速周期的关系更加密切。从工业企业部门的利润同比增速来看,其与GDP名义增速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2012年1季度至2019年2季度,工企利润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50,而与实际GDP增速的相关系数仅为0.02。
进一步地,如果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增速放缓到一定水平以下,其将难以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这也就是说,GDP名义增速的下降、放缓,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将产生冲击和影响。可见,GDP实际增速对应于就业、社会稳定,而GDP名义增速对应于名义收入、金融体系的稳定。
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名义GDP增速降至6.5%附近,甚至低于6.5%,则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将面临较大压力,从而使得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面临一定挑战。1998年至1999年、2009年上半年的短暂时期以及2015年末前后,就曾经面临这方面的压力。尤其是1998年至1999年,名义GDP增速一度低至6.0%附近,创出了迄今为止的历史最低值。在当时,中国金融体系面临了较为严峻的稳定压力。
2019年上半年,中国的名义GDP增速在8%上下波动,并且仍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更加重视名义GDP增速,不但要对实际增速设定增长目标,而且也要对名义增速有一个隐含的政策目标,这个目标宜在6.5%或以上。
相关阅读:
巴曙松:金融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体现了中国一以贯之的全球化战略
文章来源:《北大金融评论》2019年第1期
原标题:《迷失周期》
本篇编辑:唐小丽